新闻资讯

常用工业阀门的类别介绍

  • 发布时间:2025-07-04 11:07
  • 浏览次数:4

闸阀技术规范

闸阀适用于全温域多数开关工况,尤其无振动烃类及公共设施系统。振动环境下可能引发非预期启闭动作,需精细调节阀杆密封。其操作力矩优于球阀与旋塞阀,但缺乏90°旋转的便捷性。

选型要点:

  1. DN50(2in)及以上手动闸阀须配置弹性/膨胀闸板。楔形闸板无阀腔超压防护功能。

  2. 禁用场景: 海洋环境严禁使用无防护明杆闸阀——暴露的阀杆及螺纹易腐蚀,导致操作困难与密封失效。

  3. 反向作用板闸阀适配自动关断系统,配合简易推拉执行器即可操作,规避球阀/旋塞阀复杂的凸轮连杆结构。动力执行机构建议全封闭设计,防止漆层剥落与腐蚀物污染。

  4. 严禁节流应用: 含颗粒流体将严重损伤密封面。

  5. 软密封闸阀工作温度受密封材料耐温性制约。


截止阀适用准则

需精准节流控制场景(如控制阀旁路或微排气系统)首选截止阀。


球阀操作限制

手动球阀在-29℃~200℃温区适用于烃类及公用系统。超过100℃时需严格评估软密封材料耐温性能。高温或磨蚀工况建议选用金属密封球阀(注:操作扭矩将显著增加)。

设计变体与禁忌:

  1. 浮球式与耳轴式为主要结构。高压/大口径工况中,浮球式密封性更优但操作力矩较大。

  2. 禁用于节流: 部分开启时密封面直接接触介质导致损坏。

  3. 关键工况应选用带阀座/阀杆润滑接口的球阀:润滑可抑制微泄漏、降低扭矩。需关断+泄放双功能时,须独立配置球体泄放孔。


止回阀类型选型指南

旋启式、升降式、球式、活塞式及分离圆盘旋启式为常见结构。全开旋启式适用于多数稳态流,竖管安装时(流向向上)需内置限位块防止阀瓣过开。

注意事项:

  • 竖管向下流向禁用旋启式,低流速脉动工况易引发振动损伤密封面。

  • 推荐钨铬钴合金涂层阀瓣提升寿命,弹性密封降低泄漏率,可拆卸阀座便于维护。

  • 高压管道用旋启阀最小口径DN65(2.5NPS)/DN80(3NPS),须采用螺栓连接阀盖以便检修。

特殊类型限制:

  1. 薄型旋启阀: 法兰间安装节省空间,非全开结构,维修需拆卸管道。

  2. 双盘薄型阀: 轻量化设计适用于海洋平台,但弹簧疲劳失效风险使其禁用于脉动系统(建议选用无撞击/自动型)。

  3. 升降式阀: 仅限DN40以下清洁流体高压管路,水平/竖直安装结构不可互换。重力驱动易受蜡质/杂质堵塞。

  4. 球式止回阀: 液压力顶升球体消除关闭冲击,DN50(2in)内流向频繁切换的清洁流体工况优选。

  5. 活塞式阀: 适应流量脉动(如压缩机/泵出口),内置孔板调节活塞运动。气/液工况孔板规格差异大,介质转换时须更换孔板。含固流体禁用。


蝶阀操作警告

常规蝶阀限用于低压、非烃类、非危险流体的粗略节流。容器/储罐关键切断禁止使用。温度>65℃、压力>ASME150或危险介质工况,必须选用无销蝶阀。手柄需加装锁定装置防止振动开启。


隔膜阀(片形)特性

橡胶隔膜连接阀杆,通过压合金属阀体凸台实现密封。专用于≤1400kPa(200psig)低压含固流体(如砂粒管道系统)。


旋塞阀维护要求

烃类及公用系统适用。润滑型需定期注油保障密封性与操作顺畅(频率依工况而定),可有效预防卡滞。非润滑型采用聚四氟乙烯/尼龙软密封,维护需求低,但长期静止后启转阻力增大。选型需综合评估实际工况。


针阀功能性说明

微型截止阀结构,常作为仪表/压力表关断阀,用于仪表气源、天然气及液压油微流量节流,兼有抑制管路压力波动功能。注意: 狭小流道易堵塞,设计时需重点考虑。

Tag: